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前,我军全国部队总兵力已经突破420万人,而国军一线部队仅仅剩下140余万人,在军事实力对比上,解放军已经远远超过了残余的国民党部队。不过三大战役后最重要的一战——渡江战役,我军实际参战的100万部队却多半(65万人)由第三野战军组成。为何如此安排呢?
很多朋友认为实力最强,兵力最多的第四野战军本该最先出现在渡江前线,以增强作战把握,但实际却不是这样。四野实力出众是事实,当年却不是我军渡江的主力,而只是派出了一个先遣兵团。最直接的原因有两点:一是四野在49年1月底之后,兵力分布在华北和东北两地,其中有近40万新补充入伍的战士,大多来自被俘的原国民党兵,本来48年打完辽沈战役入关就很仓促,没有充分整编部队,平津战役之后相当于是已经连战两场,不适合立即投入渡江前线;另一点原因,渡江与以往的陆战不同,需要征调大量船只、分队演练渡江战法,三野光是这一项便训练了将近两个月时间,因此四野更适合充分休整后再南下,作为第二梯队过江,全力追歼实力较强的白崇禧集团,后来的战役进程也确实是如此发展的。
ETF中,中国ETF MCHI收涨1.01%、本周累涨3.07%延续上周涨1.26%的表现,中概互联网指数ETF(KWEB)收涨0.59%、本周累涨4.38%延续上周涨2.15%的表现,中国科技指数ETF(CQQQ)收涨0.07%、本周累涨5.15%,德银嘉实沪深300指数ETF(ASHR)收跌0.13%、本周累跌0.13%,XtrackersHarvest中证50(ASHS)收跌0.63%、本周累涨2.50%。
至于第一野战军,在49年还有西部五省的大量领土没有解放,马步芳、马鸿逵集团,胡宗南集团兵力之和超过35万人,具备比较强悍的抵抗能力。因此一野不光没有投入南下作战,还补充进了原华北三大主力兵团中的18和19两兵团(另一个兵团成了拱卫北京的直属部队),以应对西北强敌。第二野战军主力部队原本只有12万人,经过淮海战役的胜利,补充进徐州国民党集团近20万解放战士(尤其是兵员素质较好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大部),再加上军区补充部队,实力大为提升,具备了同三野联手发起渡江战役的条件。事实上,淮海战役时三野和二野联合组成的总前委,继续指挥了接下来的渡江战役。东线(第8、第10兵团)和中线(第7、第9兵团)的65万渡江部队全部来自第三野战军,而西线则由二野负责,兵力约35万人。
三野部队占比高,还跟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时的兵力部署态势有很大关系。淮海战场在哪里?正是长江东段的北岸腹地,而东段又是国府南京、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屏障,国民党军40万中央军部队(西段则为桂系白崇禧部队为主)由汤恩伯统领配资资讯门户,固守于此。双方针尖对麦芒,淮海战役的我军主力就是第三野战军,以此为班底顺势发起渡江战役,最合情合理。所以我军渡江的100万大军,第三野战军自己就占了65万,相当于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二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国内配资平台查询_股票配资开户_线下股票配资操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